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松仁分會響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理念,發動公益米捐贈行動。 人間社記者謝裕源攝
圖說: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執行長李翠華(右)代表接受公益米,並回贈感謝狀予松仁分會會長游敏鈴(左)。 人間社記者謝裕源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松仁分會主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於台北市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溫馨登場。 人間社記者謝裕源攝
圖說:松仁分會社區講座,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暨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擔任主持人。 人間社記者謝裕源攝
圖說:吳黎明導讀「醫療五層次」,分享身為大學教授的叔叔在晚年失智,家人陪伴度過的過程。 人間社記者謝裕源攝
圖說:朱美玲分享婆婆活到94歲高齡的養生祕訣,「要活就要動」,注重每天規律運動與親朋維持互動關係。 人間社記者謝裕源攝
圖說:講座結束,由北市北第六區督導長陳秋蘭(前排左二)帶領大眾恭讀〈向藥師如來祈願文〉,畫下圓滿的句點。 人間社記者謝裕源攝松仁社區講座 關懷長者預防失智
2025-07-31
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松仁分會主辦「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7月30日,於台北市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溫馨登場。主題為「如何預防失智」,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暨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擔任主持人,人間佛教宣講員朱美玲、鄭婉齡、吳黎明分享個人生命體證。講座結合公益米捐贈,傳遞智慧與溫暖,吸引在地民眾近50人參與,現場互動熱絡。
活動以「公益米捐贈儀式」揭開序幕,松仁分會會長游敏鈴響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理念,發動公益米捐贈行動。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執行長李翠華感謝松仁分會的善舉,公益米提供了實質助益,也為社區緩解物資不足的壓力,感受到滿滿的愛心與關懷。尤其結合講座與慈善活動,照亮更多需要關懷的角落,讚歎佛光會為社會所作的貢獻。
鄧淑明說明「幸福生活講座」不僅在台灣北中南盛開朵朵蓮花,海外也陸續開出幸福生活列車。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以生活化、實踐性的方式弘揚佛法,強調佛法簡單易行,是人間幸福的指引與生活的依靠。
鄭婉齡首先分享「保健」一文,可以用運動、飲食、醫療、補品、衛生、修養等方法保健,身體保持健康,才能享受五彩繽紛的人間社會。他以曾經過勞生病為例,除了調整生活作息、運動保健外,體悟到信仰是安定身心的力量,「用修養保健」,清心少慮,少煩少惱,反而不藥而癒。良好的保健可以預防失智,分享平常以走路和「十巧手」運動保健。
朱美玲解讀「健康八法」:飲食清淡、作息正常、適度運動、心平氣和、樂觀進取、營養均衡、正當嗜好、心理健康。他分享婆婆活到94歲高齡的養生祕訣,「要活就要動」,注重每天規律運動與親朋維持互動關係。甫取得敬老卡的朱美玲自許成為樂觀健康的長者,因為參與佛光會各項的技能培訓,從「利他」中活出健康快樂,多采多姿的人生。
吳黎明導讀「醫療五層次」,包括做正當檢查、遵照醫生囑咐、認真醫療、心理樂觀、與病為友。他提到身為大學教授的叔叔在晚年失智,全家人積極尋求正確醫療;家人關懷與陪伴,接引皈依;協助與人互動,促進語言能力,給予信心與希望。病痛不代表終點,而是轉化成成長契機的開端;以慈悲與智慧面對病苦,讓生命活出幸福。
「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透過人文關懷與公益行動,讓人間佛教的精神落實於生活中。最後,由國際佛光會北市北第六區督導長陳秋蘭帶領大眾恭讀〈向藥師如來祈願文〉,畫下圓滿的句點。
活動以「公益米捐贈儀式」揭開序幕,松仁分會會長游敏鈴響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理念,發動公益米捐贈行動。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執行長李翠華感謝松仁分會的善舉,公益米提供了實質助益,也為社區緩解物資不足的壓力,感受到滿滿的愛心與關懷。尤其結合講座與慈善活動,照亮更多需要關懷的角落,讚歎佛光會為社會所作的貢獻。
鄧淑明說明「幸福生活講座」不僅在台灣北中南盛開朵朵蓮花,海外也陸續開出幸福生活列車。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以生活化、實踐性的方式弘揚佛法,強調佛法簡單易行,是人間幸福的指引與生活的依靠。
鄭婉齡首先分享「保健」一文,可以用運動、飲食、醫療、補品、衛生、修養等方法保健,身體保持健康,才能享受五彩繽紛的人間社會。他以曾經過勞生病為例,除了調整生活作息、運動保健外,體悟到信仰是安定身心的力量,「用修養保健」,清心少慮,少煩少惱,反而不藥而癒。良好的保健可以預防失智,分享平常以走路和「十巧手」運動保健。
朱美玲解讀「健康八法」:飲食清淡、作息正常、適度運動、心平氣和、樂觀進取、營養均衡、正當嗜好、心理健康。他分享婆婆活到94歲高齡的養生祕訣,「要活就要動」,注重每天規律運動與親朋維持互動關係。甫取得敬老卡的朱美玲自許成為樂觀健康的長者,因為參與佛光會各項的技能培訓,從「利他」中活出健康快樂,多采多姿的人生。
吳黎明導讀「醫療五層次」,包括做正當檢查、遵照醫生囑咐、認真醫療、心理樂觀、與病為友。他提到身為大學教授的叔叔在晚年失智,全家人積極尋求正確醫療;家人關懷與陪伴,接引皈依;協助與人互動,促進語言能力,給予信心與希望。病痛不代表終點,而是轉化成成長契機的開端;以慈悲與智慧面對病苦,讓生命活出幸福。
「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透過人文關懷與公益行動,讓人間佛教的精神落實於生活中。最後,由國際佛光會北市北第六區督導長陳秋蘭帶領大眾恭讀〈向藥師如來祈願文〉,畫下圓滿的句點。
最新消息
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
2025-11-20贈《獻給旅行者365日》寶典 禧榕軒大飯店共成文化善行
2025-11-20宏法社贈書三校 以閱讀陪伴偏鄉學童展開心靈旅行
2025-11-20金剛寺公益贈香米 實踐三好傳關懷
2025-11-20達拉斯出席土耳其教會感恩餐會 推動跨宗教交流與友誼
2025-11-20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期許打造有血緣、文化、慈悲的島嶼
2025-11-20高雄市調查處參訪佛館 佛門公門目標都為社會祥和
2025-11-20國際佛光會墨爾本協會舉辦醫療講座 探討身心靈健康
2025-11-20《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交通工具4-3
2025-11-20佛光山萬年寺推動跨宗教交流 共創和平社會
2025-11-19
相
關
消
息







